在消費升級,健康需求越來越旺盛的今天,食材已成為餐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選擇開放后廚、工廠,帶領食客深入采購源頭,使消費者能夠更加貼近餐企的核心環節,從源頭上消除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顧慮。而對于鍛造了連鎖小火鍋神話的
呷哺呷哺來說,其門店之多供應之大,在食材采購源頭上,到底如何做到保證供給的同時,也能在品質和安全上得以保障呢?
探索一:為挑優質羊肉奔赴草原
眾所周知,錫林郭勒是中國大的天然牧場,具有豐富的草原類型、1200多種植被和天然泉水。除此之外,根據2012年修訂的《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承包合同條例》,為保護草原植被不被過度啃食,規定每25~30畝放養一只牲畜。在此條文的影響下,生長在內蒙古的牛、羊活動面積變得更為廣泛,這樣的環境下養育出的羊“膘肥體壯”,肉質更加鮮美緊實。
探索二:以“鮮”品質為目標
呷哺呷哺加盟店內所售的羊肉,主要出自錫林郭勒的烏珠穆沁羊和蘇尼特羊。這兩種羊具有羊尾較大,肉脂醇厚的特點。但正因為羊尾大,“白條”后重量降低大半。雖然呷哺要求每只羊在6-10個月出欄,體重必須到達35公斤,但因其產量低,每只羊的收購價格也會高于其他品種。
不僅是羊肉產品,其他產品呷哺小火鍋總部同樣的為質量把關,為此,呷哺總部專門成立小組,只為消費者帶來健康、養生的美食。呷哺的這一舉動也是奠定成為小火鍋“鼻祖”的江湖地位。同樣的,我們也不難解釋每家加盟店都如此火爆的原因了!